坡度平緩、凹陷的火山口斜面上生長著紫芒,火山口底上則由草地覆蓋,其間零星生長著幾棵松樹,雖有南北約150米,東西約200多米的圓形火山口,但環繞火山口的山脊卻在向西低下延伸中,山埂部分遭到破壞而形成小山溝,乍一看似乎呈現出馬蹄形的模樣。西南斜面上種有海松,東北斜面上覆蓋著自然林。與山嶽南側相接、環繞流淌的河川,和發源於遠處朱土嶽的漢拿山東側最大、最長的川尾川匯合,與朝天邑山君不離、芒嶽北側的山腳相接、向東流淌,經城邑裏,形成表善面與城山邑的交界,最後匯入大海。丁嶽山腳的河川底部完好保存著在熔巖流表面巖漿流動的痕跡。山嶽平緩橫臥的形狀好似菜板(案板),因而得名。“丁嶽”是略稱,漢字名稱原標記為帶有“俎”的俎嶽。 |
HK$ 305起預訂
HK$ 149起預訂
HK$ 215起預訂
HK$ 139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