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,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,是一種集防衛、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。 根據現存實證,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(16世紀)已經產生,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、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。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、品類繁多,造型別致,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。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,有古希臘、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。 自明朝( 1368 — 1644 年)以來,開平因位於新會、台山、恩平、新興四縣之間,為“四不管”之地,土匪猖獗,社會治安混亂;加上河流多,每遇台風暴雨,洪澇災害頻發,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。 2001年06月25日,開平碉樓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,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。 |
HK$ 179起預訂
HK$ 74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
HK$ 0起預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