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樂寺建於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俗稱圓亭子,是為安置歸順的哈薩克、布魯特族而建。全寺建築為漢藏結合式,西部依照漢族寺廟樣式由山門、天王殿、鐘鼓樓、配殿、正殿組成。東部為藏式建築。主體建築旭光閣,其外型類似北京天壇祈年殿,這是該寺最大的特色。
旭光閣和閣城是藏傳佛教“曼陀羅”的變體,八座喇嘛塔象征著曼陀羅的八柱,和旭光閣共同構成“九山”。旭光閣內,中央圓形的石造須彌座上旋轉著國內現存最大的木制“曼陀羅”,它以37塊木頭作成,代表著釋迦37種學問。內供勝樂王佛(也叫上樂王佛)雙身銅像,俗稱“歡喜佛”或“歡樂佛”,是觀世音菩薩的變體。據說,觀世音在普陀洛伽山面東修煉,所以此佛也面向東方,和山莊的永佑寺六合塔及磐錘峰恰都在一條線上。 |
市內乘10路車可到 |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