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湖位於南昌市區中心(八一公園旁),湖面約13公頃。自唐以來,東湖即為著名風景湖。明代以後,分成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湖,有橋涵相通。東湖之中有三座小島,俗稱三洲即百花洲。現有九曲橋、百花橋及海成堤(亦稱“蘇翁堤”)跨湖通洲,洲上有“水木清華”館、中山亭,百花洲亭,蘇圃和文物廣場等名跡,歷史上的東湖書院、東湖書畫會、南昌行營都設在這裏。 自唐代以來,名人學士吟誦東湖的作品甚多。如李紳、杜牧、黃庭堅、辛棄疾、歐陽修、文天祥等古代名人,都留下過贊頌南昌東湖的詩文。 東湖百花洲之衰落應在清代之後。清代這裏成為貢院所在地,原古建築已遺跡漸消。清乾隆年間,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“百花洲”三個大字,鐫為石碑,後碑殘破。1932年這裏辟為湖濱公園,1946年4月被改名介石公園。1950年7月,更名為八一公園。建國以來,人民政府種樹修堤,淘浚湖泥,建造亭台及曲橋,使這裏成為人民群眾休憩之所。 |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