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清宮位於三清山的北部,是三清山人文景觀的集萃地,也是道教古建築群的“露天博物館”,景區平均海拔約1530米,範圍上至“九天應之府”,下至“風門”。三清宮歷時1600多年,源遠流長,共有觀、殿、府、坊、泉、池、橋、墓、台、塔等230多處古建築及文物。這些古建築及文物依據“先天八卦圖式”精巧布局,是研究我國道教古建築設計布局的寶地。只有遊覽三清宮,才能發現道教文化在塑造三清山的品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三清宮宮門:石坊上刻有:“登殿步虛升太虛上之無門;入門求道悟真道玄之又玄”對聯。左右各有小石殿,內供“靈宮”“魁星”石像,造型威武。前臨“凈衣”、“清華”、“涵星”三口天然大水池,後有千年古木萬松林,東有龍首山為天然屏障,西有虎頭巖臥伏拱衛,龍盤虎踞,氣勢非凡。三清宮大殿:座南朝北,面對天門。正殿分前後兩進,前殿有三個大門,當中大門上方有直匾一塊,上書“三清福地”。兩旁有石刻對聯:出句為“殿開白晝風來掃”對句為“門到黃昏雲自封”楷書。殿內正中供奉道教鼻祖: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靈寶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三尊雕像,大殿石柱上刻有“三天無極存道氣於玉清上清太清;一統大明祝皇祚於百世千世萬世”楷書對聯。後殿為觀音堂,供奉觀音、王母。 |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0條點評
20條點評